kb88凯时官网下载

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嘉实基金郝淼:向“新”力驱动 医疗创新加速换挡

字体大小:

编者按

近年来,科技创新给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在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安全健康、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给细分行业的变革注入新动力、新机遇。随着国家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医疗领域有哪些创新应用落地?未来,新质生产力还将如何引领医疗创新质效升级?医疗创新提速下当前是积极布局的好时机吗?

本期投资笔记为您分享医疗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投资机遇。

从全球医疗“风向标”看医疗数智化新生态

超5000家医疗企业同台竞技,数万款科技新品重磅登场……近期,被业内誉为全球医疗“风向标”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开展,嘉实基金“产业第一线”栏目以直播的形式带大家走进了这场医疗盛会。本次展会的主题是“创新科技,智领未来”,借机我们也和广大投资者具体聊聊,医疗领域正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经历着怎样的蝶变。

整体来说,此次会展展出的产品大多以临床治疗应用为核心,部分产品围绕诊前、诊中、诊后、康复、预防、保健等多个环节提供服务。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医疗器械企业带来的产品都添加了数智化技术的融入,不仅有利于展示创新医疗设备的临床数据,还让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举个例子,在体外诊断领域,有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不仅依托百万级数据库,还拥有深度学习算法,可进行自动特质学习,能够实现细胞预分类,是人工智能在临床检验应用的重大突破。

在医学影像领域,有企业展示了超声全栈式智能解决方案,在设备端聚焦妇产、心血管、放射、POCT等多个重要临床场景,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成像、工作流、定量分析和诊断决策等关键环节。

在生命信息和支持领域,有企业展示的高端重症呼吸机将临床需求和创新科技结合,搭载了大数据模型、信息可视化、生态互联技术,能够精准提示患者的呼吸和吸气压力支持的匹配情况,通过智能全面的辅助决策工具帮助医生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

此外,我国首台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在这次展会中首次亮相,这种设备能够实现手术全程实时可视,即穿刺部位状态、拟穿刺路径与穿刺针尖位置均可全程实时显示,临床导航精度达1.5mm。以及多款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疗辅助类服务机器人也是此次展会的亮点。

整体而言,从智能诊断到远程监护,从微创治疗到个性化医疗,我们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人、未来显示以及生物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正在驱动医疗领域从此前的信息化向切实解决临床需求的“数智化”转变,整个医疗产业的生态正在迭代和重构。

向“新”力驱动 坚定看好医疗领域投资机遇

得益于需求侧稳定、成长性较强、供给侧技术迭代和突破,医疗领域在资本市场素来有着“常青树”的信仰。与此同时,医疗领域也是政策高度密集的行业,时刻反映着实体经济和医疗领域的创新变革。

21世纪以来,中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全民医保阶段、医药控费阶段、创新涌动阶段、近年来的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过程中医疗领域经历了大大小小多轮治理,但除了2006年之外,基本没有给行业增速造成太大的冲击,毕竟人们对绝大部分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刚性的、真实的、持续的,只会压抑或者延迟,不会消失。

医疗领域兼具刚性消费和科技的双重属性,近年来中国医药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大量涌现,与之相关的创新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

新质生产力是驱动医疗领域变革的重要因素,涵盖了医药行业的创新方向,如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AI为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研发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帮助巨大。以创新药研发来说,国外一款真正创新药的研发按照过往经验可能需要花费10亿美元及10年以上的时间,但是AI能够帮助科学家和制药企业更好地找到新药研发的靶点,高效评估和预测候选化合物的结构和疗效关系,有助于更好、更快地研发新药。

通过这次展会,我们也看到了各种临床、家庭保健类创新医疗器械的应用,其中医疗机器人的关注度非常高。其实医疗机器人细分种类很多、成熟度不断提升,比如说能够执行微创手术的手术机器人、辅助康复保健的康复机器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服务机器人。

目前全球医疗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超过了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速达到15%左右,其中亚太区的增长最快。在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随着国产产品快速上市、医疗设备采购配置证逐渐放开、手术机器人相关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畴,未来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此外一些偏家用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和增长空间也不容小觑。比如说家用呼吸机,到2030年全球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在9%左右,国内家用呼吸机的市场规模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4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速接近20%。再比如说另外一个市场大品类血糖仪,中国传统血糖仪的市场规模大概是11亿美元左右(截至2020年末),年复合增速大概在12%,预计到2030年有可能增长到35亿美元。

整体来说,医药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性赛道,历史上长期保持着1.5-2倍于GDP的增速,中长期发展逻辑明确,我们相信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赛道。我们更相信,有关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对于医药行业的创新是长期利好,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配套措施陆续出台,整个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重点看好行业里高成长、高增速的细分方向,如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

医药板块三重低位 坚定信心底部布局

去年7月开始医疗领域的行业治理,叠加宏观经济弱复苏,投资者对行业增速产生了一些担忧情绪,导致生物医药板块表现波折,今年以来整体呈现先抑后扬。

我们需要看到,行业治理对于临床诊疗的短期影响逐步改善,中长期利好行业高质量发展;集采政策已于2022年开始不断优化,大批企业业绩已经走出集采影响、迎来逐季修复;创新产业链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如美联储降息临近、投融资数据边际改善、重磅药物持续催化、国产创新药出海取得积极进展、创新支付力度持续提升等。

当前,A股医药板块正处于政策、业绩、估值三重历史底部区域。经过过去两年多的大幅回调,目前医药板块整体静态市盈率约25倍,处于历史纵向维度非常底部的位置。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宏观经济企稳的大背景下,医药领域仍然增速较快、确定性较高,资金增配医药板块的意愿有望不断增强。

在具体方向上,我们明确看好的是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中国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卫生支付费用水平跟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两个领域的未来增速预计会快于行业整体,产品力提升和国产化水平增强,也给长期投资增加了信心。此外,部分品牌中药存在高分红潜力及国企改革利好,也值得重点关注。

最后,想跟大家诚挚分享,过去两年多整个医药板块的投资体验或许不是很好,我们感同身受,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中国医药产业依然是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创新发展、提速换挡的驱动力,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将因科技开启新纪元。至暗已过,曙光在前,立足当下,希望大家把握布局时机,我们将以专业与您相伴同行。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嘉实基金郝淼:向“新”力驱动 医疗创新加速换挡

2024-05-14 来源:嘉实基金

未来,新质生产力还将如何引领医疗创新质效升级?医疗创新提速下当前是积极布局的好时机吗?

编者按

近年来,科技创新给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在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安全健康、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给细分行业的变革注入新动力、新机遇。随着国家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医疗领域有哪些创新应用落地?未来,新质生产力还将如何引领医疗创新质效升级?医疗创新提速下当前是积极布局的好时机吗?

本期投资笔记为您分享医疗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投资机遇。

从全球医疗“风向标”看医疗数智化新生态

超5000家医疗企业同台竞技,数万款科技新品重磅登场……近期,被业内誉为全球医疗“风向标”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开展,嘉实基金“产业第一线”栏目以直播的形式带大家走进了这场医疗盛会。本次展会的主题是“创新科技,智领未来”,借机我们也和广大投资者具体聊聊,医疗领域正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经历着怎样的蝶变。

整体来说,此次会展展出的产品大多以临床治疗应用为核心,部分产品围绕诊前、诊中、诊后、康复、预防、保健等多个环节提供服务。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医疗器械企业带来的产品都添加了数智化技术的融入,不仅有利于展示创新医疗设备的临床数据,还让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举个例子,在体外诊断领域,有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不仅依托百万级数据库,还拥有深度学习算法,可进行自动特质学习,能够实现细胞预分类,是人工智能在临床检验应用的重大突破。

在医学影像领域,有企业展示了超声全栈式智能解决方案,在设备端聚焦妇产、心血管、放射、POCT等多个重要临床场景,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成像、工作流、定量分析和诊断决策等关键环节。

在生命信息和支持领域,有企业展示的高端重症呼吸机将临床需求和创新科技结合,搭载了大数据模型、信息可视化、生态互联技术,能够精准提示患者的呼吸和吸气压力支持的匹配情况,通过智能全面的辅助决策工具帮助医生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

此外,我国首台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在这次展会中首次亮相,这种设备能够实现手术全程实时可视,即穿刺部位状态、拟穿刺路径与穿刺针尖位置均可全程实时显示,临床导航精度达1.5mm。以及多款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疗辅助类服务机器人也是此次展会的亮点。

整体而言,从智能诊断到远程监护,从微创治疗到个性化医疗,我们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人、未来显示以及生物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正在驱动医疗领域从此前的信息化向切实解决临床需求的“数智化”转变,整个医疗产业的生态正在迭代和重构。

向“新”力驱动 坚定看好医疗领域投资机遇

得益于需求侧稳定、成长性较强、供给侧技术迭代和突破,医疗领域在资本市场素来有着“常青树”的信仰。与此同时,医疗领域也是政策高度密集的行业,时刻反映着实体经济和医疗领域的创新变革。

21世纪以来,中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全民医保阶段、医药控费阶段、创新涌动阶段、近年来的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过程中医疗领域经历了大大小小多轮治理,但除了2006年之外,基本没有给行业增速造成太大的冲击,毕竟人们对绝大部分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刚性的、真实的、持续的,只会压抑或者延迟,不会消失。

医疗领域兼具刚性消费和科技的双重属性,近年来中国医药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大量涌现,与之相关的创新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

新质生产力是驱动医疗领域变革的重要因素,涵盖了医药行业的创新方向,如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AI为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研发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帮助巨大。以创新药研发来说,国外一款真正创新药的研发按照过往经验可能需要花费10亿美元及10年以上的时间,但是AI能够帮助科学家和制药企业更好地找到新药研发的靶点,高效评估和预测候选化合物的结构和疗效关系,有助于更好、更快地研发新药。

通过这次展会,我们也看到了各种临床、家庭保健类创新医疗器械的应用,其中医疗机器人的关注度非常高。其实医疗机器人细分种类很多、成熟度不断提升,比如说能够执行微创手术的手术机器人、辅助康复保健的康复机器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服务机器人。

目前全球医疗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超过了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速达到15%左右,其中亚太区的增长最快。在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随着国产产品快速上市、医疗设备采购配置证逐渐放开、手术机器人相关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畴,未来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此外一些偏家用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和增长空间也不容小觑。比如说家用呼吸机,到2030年全球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在9%左右,国内家用呼吸机的市场规模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4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速接近20%。再比如说另外一个市场大品类血糖仪,中国传统血糖仪的市场规模大概是11亿美元左右(截至2020年末),年复合增速大概在12%,预计到2030年有可能增长到35亿美元。

整体来说,医药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性赛道,历史上长期保持着1.5-2倍于GDP的增速,中长期发展逻辑明确,我们相信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赛道。我们更相信,有关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对于医药行业的创新是长期利好,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配套措施陆续出台,整个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重点看好行业里高成长、高增速的细分方向,如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

医药板块三重低位 坚定信心底部布局

去年7月开始医疗领域的行业治理,叠加宏观经济弱复苏,投资者对行业增速产生了一些担忧情绪,导致生物医药板块表现波折,今年以来整体呈现先抑后扬。

我们需要看到,行业治理对于临床诊疗的短期影响逐步改善,中长期利好行业高质量发展;集采政策已于2022年开始不断优化,大批企业业绩已经走出集采影响、迎来逐季修复;创新产业链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如美联储降息临近、投融资数据边际改善、重磅药物持续催化、国产创新药出海取得积极进展、创新支付力度持续提升等。

当前,A股医药板块正处于政策、业绩、估值三重历史底部区域。经过过去两年多的大幅回调,目前医药板块整体静态市盈率约25倍,处于历史纵向维度非常底部的位置。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宏观经济企稳的大背景下,医药领域仍然增速较快、确定性较高,资金增配医药板块的意愿有望不断增强。

在具体方向上,我们明确看好的是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中国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卫生支付费用水平跟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两个领域的未来增速预计会快于行业整体,产品力提升和国产化水平增强,也给长期投资增加了信心。此外,部分品牌中药存在高分红潜力及国企改革利好,也值得重点关注。

最后,想跟大家诚挚分享,过去两年多整个医药板块的投资体验或许不是很好,我们感同身受,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中国医药产业依然是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创新发展、提速换挡的驱动力,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将因科技开启新纪元。至暗已过,曙光在前,立足当下,希望大家把握布局时机,我们将以专业与您相伴同行。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