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投资
嘉实将养老金业务定位为长期战略业务,深度涉足包括主权财富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三大养老业务 养老投资主页 |
---|
“今天收蛋了吗”成为年轻人理财的网络问候语,债基“收蛋人”把0.01%的净值涨幅比喻为收了一个蛋,2024年对债基“收蛋人”来说是丰收的大年。
得益于2024年债牛的行情,全市场债基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同花顺数据显示,超过九成开放式债基在2024年取得了正收益;中证短债指数2024年涨幅2.41%,中证纯债债基指数2024年涨幅4.03%,债基指数2024年涨幅4.27%。
2025年债市还能延续强势行情吗?近期债市出现了小幅的波动调整,今年债基还能继续“收蛋”吗?我们来聊聊2025年的债基“收蛋”攻略。
想要“收蛋”,先看债市大环境
债基“收蛋”的收益来源,与债券市场的行情有直接关系。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锚点,或许可以看出2024年债牛行情的演绎脉络几个关键节点。
截至2025/1/14 近一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走势图
2024 年初至年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震荡下行。年初存款利率下调以及降息预期升温,为债市带来上行动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开始逐步下行。3月6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2.3%,此后在震荡行情中延续下行趋势。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将出台系列超预期利好政策,国债收益率表现强势并在盘中一度突破2.2%,9月12日再次突破2.1%关键点位。12月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破2%,创自2002 年 4 月以来新低,无风险收益率正式步入“1”时代,并于12月23日突破1.7%。伴随宏观经济有改善迹象,市场对基本面偏弱的预期未逆转,地方债发行高峰已过,市场对供给压力的担忧缓解,央行反复重申 “支持性货币政策”,市场预期年底前还会降准,以及机构为迎接2025年年初开门红在年底抢配债券等因素共同作用,强化了债市行情。
2025年开局第一周,1月6日,10年国债收益率更是下破1.6%的关键点位,再创历史新低。这是在货币政策定调、“资产荒” 格局未缓解、历来开年的学习效应等共同因素的作用下,不少机构 “抢跑” 布局债市跨年行情的情况下,促进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但随后央行宣布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以平衡国债市场的供求关系,延缓债市收益率下行过快的趋势,管理利率风险,央行采取了措施引导人民币汇率稳定,此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6%以上区间震荡。
展望债市后续的走势,2025年宏观经济大环境对债市有望继续形成利好,财政部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还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预计稳增长的政策出台以刺激经济增长,预计债牛格局或将延续,这可能会导致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继续呈现下行态势,无风险收益率保持在“1% 时代”,信用利差保持低位,但债市整体波动或将更加频繁。
2025年债基,怎么买?
如果债市波动有所加大,债基还能继续持有吗?这对债基“收蛋人”是一个最关切的话题。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债基的主要收益来源:
纯债债基的收益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票息收益,二是资本利得。
票息收入
是债券投资相对稳定的收益来源。债券的利率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投资者持有债券到期,且债务人不发生违约时,投资者可按照事先约定的利率获得票息收入。
资本利得
持有债券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买卖交易而获得的价差收益。
如果债市波动加大,那么债券价格波动的价差或将进一步扩大,投资交易的难度更高,行情因素对债券投资组合的资本利得影响较大,但票息收益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对于不同风险收益预期的投资者,可以重点配置相应的细分债基品类。
对波动敏感的“收蛋人”
短债基金是理想选择
如果您对波动比较敏感,对产品期限需求灵活,希望追求稳健、低波动,那么短债基金适合进行闲钱投资安排。
对波动不敏感、
追求长期稳健的“收蛋人”
适合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
如果您对收益波动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能够承受短期一定波动,追求中长期相对较高的收益,中长期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可能更适合您。
想要攻守兼备、
追求更高弹性回报的“收蛋人”
股债混合配置的“固收+”
“固收+”以固定收益投资为基础,通常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债券等固收类资产,同时通过一定比例的股票、可转债等权益资产力争来增厚收益。在债市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可通过股债配置的平衡来降低整体风险,并灵活把握股债市场机遇。当债券市场表现不佳时,股票资产可能会提供一定的支撑;而当股票市场波动较大时,债券资产又能起到底仓配置的作用。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知识课:如何用基金定投应对市场波动?
投资课:2025年债基收蛋攻略请查收!
2025-01-22 来源:嘉实基金
2025年债市还能延续强势行情吗?
“今天收蛋了吗”成为年轻人理财的网络问候语,债基“收蛋人”把0.01%的净值涨幅比喻为收了一个蛋,2024年对债基“收蛋人”来说是丰收的大年。
得益于2024年债牛的行情,全市场债基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同花顺数据显示,超过九成开放式债基在2024年取得了正收益;中证短债指数2024年涨幅2.41%,中证纯债债基指数2024年涨幅4.03%,债基指数2024年涨幅4.27%。
2025年债市还能延续强势行情吗?近期债市出现了小幅的波动调整,今年债基还能继续“收蛋”吗?我们来聊聊2025年的债基“收蛋”攻略。
想要“收蛋”,先看债市大环境
债基“收蛋”的收益来源,与债券市场的行情有直接关系。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锚点,或许可以看出2024年债牛行情的演绎脉络几个关键节点。
截至2025/1/14 近一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走势图
2024 年初至年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震荡下行。年初存款利率下调以及降息预期升温,为债市带来上行动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开始逐步下行。3月6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2.3%,此后在震荡行情中延续下行趋势。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将出台系列超预期利好政策,国债收益率表现强势并在盘中一度突破2.2%,9月12日再次突破2.1%关键点位。12月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破2%,创自2002 年 4 月以来新低,无风险收益率正式步入“1”时代,并于12月23日突破1.7%。伴随宏观经济有改善迹象,市场对基本面偏弱的预期未逆转,地方债发行高峰已过,市场对供给压力的担忧缓解,央行反复重申 “支持性货币政策”,市场预期年底前还会降准,以及机构为迎接2025年年初开门红在年底抢配债券等因素共同作用,强化了债市行情。
2025年开局第一周,1月6日,10年国债收益率更是下破1.6%的关键点位,再创历史新低。这是在货币政策定调、“资产荒” 格局未缓解、历来开年的学习效应等共同因素的作用下,不少机构 “抢跑” 布局债市跨年行情的情况下,促进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但随后央行宣布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以平衡国债市场的供求关系,延缓债市收益率下行过快的趋势,管理利率风险,央行采取了措施引导人民币汇率稳定,此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6%以上区间震荡。
展望债市后续的走势,2025年宏观经济大环境对债市有望继续形成利好,财政部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还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预计稳增长的政策出台以刺激经济增长,预计债牛格局或将延续,这可能会导致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继续呈现下行态势,无风险收益率保持在“1% 时代”,信用利差保持低位,但债市整体波动或将更加频繁。
2025年债基,怎么买?
如果债市波动有所加大,债基还能继续持有吗?这对债基“收蛋人”是一个最关切的话题。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债基的主要收益来源:
纯债债基的收益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票息收益,二是资本利得。
票息收入
是债券投资相对稳定的收益来源。债券的利率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投资者持有债券到期,且债务人不发生违约时,投资者可按照事先约定的利率获得票息收入。
资本利得
持有债券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买卖交易而获得的价差收益。
如果债市波动加大,那么债券价格波动的价差或将进一步扩大,投资交易的难度更高,行情因素对债券投资组合的资本利得影响较大,但票息收益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对于不同风险收益预期的投资者,可以重点配置相应的细分债基品类。
对波动敏感的“收蛋人”
短债基金是理想选择
如果您对波动比较敏感,对产品期限需求灵活,希望追求稳健、低波动,那么短债基金适合进行闲钱投资安排。
对波动不敏感、
追求长期稳健的“收蛋人”
适合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
如果您对收益波动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能够承受短期一定波动,追求中长期相对较高的收益,中长期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可能更适合您。
想要攻守兼备、
追求更高弹性回报的“收蛋人”
股债混合配置的“固收+”
“固收+”以固定收益投资为基础,通常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债券等固收类资产,同时通过一定比例的股票、可转债等权益资产力争来增厚收益。在债市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可通过股债配置的平衡来降低整体风险,并灵活把握股债市场机遇。当债券市场表现不佳时,股票资产可能会提供一定的支撑;而当股票市场波动较大时,债券资产又能起到底仓配置的作用。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